抗辩期指什么-会计实操
首页财务资讯正文

抗辩期指什么

更新于:2023-07-09 17:45
标签:抗辩,期指
摘要:抗辩期是中国婚姻法中的一项规定,适用于离婚诉讼中因重大疾病等合理理由无法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可申请延长抗辩期以保障离婚自由。若被申请人住所无法确定,可采取公告抗辩。理解抗辩期有助于保障双方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抗辩期,指在中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定义的一种情形,即当申请人在提起离婚诉讼前有合理理由无法参加诉讼的,或者参加诉讼后可以请求延长抗辩期的情形。根据中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中有一方由于重大疾病或其他合理理由,无法参加诉讼的,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给予延长抗辩期的处理。”

抗辩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当申请人提出离婚请求,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将发出一份离婚通知,通知书将被邮寄至被申请人所在地,但由于特殊情况,被申请人无法收到通知。在抗辩期期限内,被申请人应该尽快亲自参加诉讼或者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若被申请人不能参加诉讼,申请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抗辩期。

拓展知识:

抗辩期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有时候被申请人的住所无法确定,比如流离失所、搬家未留下实际住址、突然出国、隐瞒或者拒绝披露真实住址等,这时就需要采取公告抗辩,即在申请离婚的具体地址处公开公告,在此期间就算被申请人不能及时抗辩也不影响离婚的审理进程

以上就是抗辩期的相关知识介绍,在今后的离婚审理过程中,能够理解抗辩期有助于提高当事人参加诉讼的积极性,确保离婚审理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